為扎實推進新學期“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工作,明確教學重點、統一教學思路,確保課程教學質量穩步提升,9月10日,四平職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在B102教室召開了期初第一次集體備課會。教研室主任梁旭主持會議,本學期全體“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任課教師參會,圍繞課程教學核心任務展開深入研討。

會議伊始,梁旭結合新學期教學安排與學情特點,強調“上好新生開學第一課”的重要性。他指出,新生開學第一課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起點,任課教師需充分結合新生剛入校園的適應需求與認知特點,在課程導入環節融入校史校情、職業規劃引導等內容,通過生動案例、互動問答等形式,讓新生快速理解“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價值意義,激發學習興趣,為后續課程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隨后,針對“將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及抗戰精神內容融入課程”這一核心議題,全體教師展開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將這一重要歷史節點與抗戰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是落實“課程思政”要求、厚植學生愛國情懷的重要舉措。教師們結合課程不同章節內容,分別從“堅定理想信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角度,探討了歷史素材與課程知識點的結合路徑,提出需精選抗戰歷史中的英雄事跡、地方紅色資源(如四平本地抗戰故事),將宏大歷史敘事轉化為貼近學生認知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深刻感悟抗戰精神的時代價值。
在教師經驗交流環節,任課教師姜莉莉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分享了關于授課考勤的創新做法,引發在場教師的廣泛關注。她提出“分層考勤+彈性管理”的考勤模式:一方面,針對新生課堂適應能力差異,采用“課前簽到+課中隨機點名”的分層方式,既避免單一簽到的形式化,又能實時掌握學生課堂參與狀態;同時,將考勤情況與課堂表現、平時成績掛鉤,對全勤且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的學生,在平時分評定中給予額外加分,以正向激勵引導學生養成按時上課、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姜莉莉表示,該做法實施以來,所帶班級的課程出勤率提升至98%以上,學生課堂專注度也顯著提高,為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參會教師紛紛表示,將結合自身教學班級特點,借鑒優化這一考勤模式,進一步提升課堂管理效率。
會上,各位任課教師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課程設計細節、教學方法創新等問題積極交流,相互借鑒優秀教學思路,進一步統一了教學標準與重點難點突破策略。大家紛紛表示,此次集體備課會指導性很強,為新學期“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指明了方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精心打磨教學設計,切實把抗戰精神等紅色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不斷提升課程育人實效。
此次期初集體備課會的召開,不僅明確了新學期“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重點與實施路徑,更強化了教研室教師的協同育人意識。未來,四平職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將持續深化課程改革,以更高標準推進課程建設,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撰稿人:梁旭
初審:梁旭
復審:劉一涵
終審: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