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深耕黑土地
|
智能制造工程學院教師學員參觀黑土地博物館 |
近日,在由四平職業大學創業學院承辦的“吉林省新時代信息技術應用高級研修班”第二期培訓活動中,智能制造工程學院張春華、南玉華、于春、王岳圓、劉天宇幾位老師,跟隨培訓班全體學員來到位于梨樹縣的中國黑土地博物館,近距離感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在東北這片廣袤而肥沃的土地上,每一寸黑土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中國黑土地博物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的中國農業大學試驗站中,是全國第一家以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中通過多媒體、智慧農業信息平臺等多種方法向到訪者展示黑土地的演變過程以及保護黑土地的經驗做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考察時強調,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梨樹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在中國黑土地博物館,這一理念得到了生動的體現,通過生態農業的發展,既保證了農業生產的高效,又維護了生態環境的平衡,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
|
在參觀過程中,教師們不僅了解到了更多黑土地及黑土地保護的知識,還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深刻體會到“強國先強農”的重要性。在與科技人員的接觸中,增強了教師們將科研成果應用于實踐的信心,深刻認識到農業與科技融合、農業科技創新的必要性。通過此次訪學參觀活動,全體老師進一步堅定了保護黑土地、堅持可持續發展的信念和責任感。
近年來,四平職業大學智能制造工程學院一直秉承著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的理念,充分發揮高校產學研作用,鼓勵教師參與三農企業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利用企業投入資金使創新成果和核心技術產業化。學院教師、高級工程師孫彥波老師,先后為撫順鑫興農業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開發了K3三行山地用玉米收割機(摘棒機),實現年產值4000萬元左右;為四平市順邦農機制造有限公司開發的秸稈飼料打捆機,實現年產值6000萬元。通過產學研合作,加快打造重大科技創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