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可見零零散散不戴口罩就出門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完全不當回事,對危險無限藐視。如果你跟他講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因為對他們自己的健康有好處,通常他們會一笑了之。但通常老年人會把兒女的健康,年輕人會把爸媽的健康放在心上。所以你可以試著換種說法:請戴上口罩吧,關鍵時刻,只有健康了,才不會給兒女/爸媽添麻煩!
·制定一個計劃: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要保證規律的飲食和睡眠;
 ·鉆研一件事情:如看書、聽音樂、寫字、學習一項新技能等;
·找到一種支持:跟家人一起做家務和聊天,主題可以豐富一些;
·進行一項鍛煉:做一遍自己喜歡的室內運動,或通過APP鍛煉;
那么,有如下三點可以幫你消除焦慮: 01. 正確區分你的焦慮是有害還是有益的
并非所有的焦慮都有破壞性,焦慮也有益處!敖箲]之音”有兩種表達方式:有害焦慮和有益焦慮。
有害焦慮是循環的負面思想,讓你停滯不前,阻礙你的行動。有害的焦慮就是對過去的耿耿于懷和對未來的惴惴不安。斯坦福大學的神經外科醫生詹姆斯·多蒂說,我們有80%的時間都花在了“有害的焦慮”上。
02. 戒焦戒恐
其實,恐懼是一種習慣性思維,隨著我們接觸越來越多可怕的事物,隨著疫情的不斷擴大,我們的焦慮情緒會逐漸累積,恐懼會慢慢壯大。
03 重拾寧靜
什么是內心的寧靜?寧靜并不是一種方法,一門技術,你無法學習它。它其實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轉變,一種成長。
·思考一些體驗:思考自己可以從這段經歷中獲得什么有價值的人生體驗。
保持正向思考,從“我遭遇了什么”的想法轉變成“我能從中獲得什么”,積極地思考有助于我們內心的平靜。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克萊爾·威克斯在《精神焦慮癥的自救》中,詳細地介紹了引發焦慮的心理和身體機制,以及我們如何發揮自身內在的力量去打破焦慮循環,克服壓力和享受生活。他把緩解焦慮的方法主要歸結為八個字:面對、接受、飄然、等待。看似很簡單的四個步驟,但如果真的做到了這些,你會發現胸悶、呼吸不暢、心跳加速、失眠等這些焦慮的癥狀會越來越輕,到最后慢慢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