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面而來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消息,讓很多人出現了情緒。。。沮喪、低迷、焦慮、坐臥不安、失眠、茶不思、飯不想,擔心自己或家人被傳染,甚至有的人睡覺時都噩夢不斷,以至于影響到日常的生活。
正常心理評定標準
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評估;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條件下,能有限的個性發揮。
由于此次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工作生活、家人的團聚、學業滯后等,使我們失去了本該有的安全感,失去了自我實現的能力;
1、情緒上變得更加焦慮、敏感,打開窗戶就覺得空氣里都是病毒,自己會被感染;
2、覺得自己就是帶毒體,并且會傳染給家人或者家人就是帶毒體,會傳染給自己;
3、目光所能及的地方哪都像帶有病毒細菌;
4、有的甚至覺得自己渾身乏力,自我感覺已經開始發燒了,結果一測體溫正常。
其實這些過度反應的發生都與心理應激和情緒反應有關,這是因為我們的心理在應對疫情事件發起了扳機作用。心理狀況對人體的健康、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防治具有重大影響。
心理狀況對人體的健康有什么影響?
積極的、愉悅的、歡喜的、滿足的情緒影響下,可以提高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
而在強烈的、持續的、消極的、焦慮的、憤怒的、驚恐的情緒影響下,首先影響的就是神經系統,常常使人的神經系統機能嚴重失調,從而導致各種身心疾病,癥狀輕的如頭痛頭暈、失眠、惡心、坐臥不安、情緒反常等,嚴重的會造成心血管機能紊亂,如心律不齊、高血壓、冠心病、腦出血等。
而長期處在嚴重消極情緒下,胃腸機能會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導致胃、十二指腸潰瘍和肝癌的發生。
特別提醒:希望我們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宅”在家里,靜待春暖花開、疫情消除,不信謠、不傳謠、不盲目自信、不為國家添亂,保護好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及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