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職業大學校園不良網貸 專項整治方案
更新時間【2016-12-19】 瀏覽8075次
四平職業大學校園不良網貸
專項整治方案
根據10月21日省教育廳召開的“全省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緊急會議”和11月21日省高校工委吉高校發【2016】27號文件《關于在全省高校集中開展校園不良網貸專項教育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為切實做好校園不良網貸風險防范工作,經請示主管校長同意特制定四平職業大學校園網貸專項整治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近年來,隨著網絡借貸的快速發展,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超前消費。一些大學生網絡風險防范意識不強、金融知識不足,個別大學生勤儉節約意識淡薄、理性消費觀念欠缺,在參與校園不良網貸、網購刷單兼職取酬后背負高額貸款利息。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使得學生產生巨大心理壓力,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對校園安全穩定帶來極大隱患。在校園開展不良網貸專項整治工作,是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要求,是做好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重要任務,對保障學生合法權益、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 活動時間:
11月23日至12月23日
三、 領導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校園不良網貸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各學院集中開展專項教育整治工作。
組 長:周振成、張鳳東
副組長:范學東、肖波、林豐春
組 員:史國娟、陸振剛、佟剛、劉天竹、各學院書記、副書記、學工辦主任、輔導員
辦公室設在學生處
四、 活動內容:
1、開展抵御防范不良網貸宣傳教育,利用校園網站、校園多媒體中心、官方微博微信、校園LED顯示屏、板報櫥窗等多種載體,采取舉辦知識競賽、情景劇表演、專題報告會、知識講座以及召開班團會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向學生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1)是開展勤儉節約主題教育活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力提倡勤儉節約、自立自強精神,幫助學生養成文明生活習慣。引導學生做到合理消費、理性消費、科學消費、適度消費,糾正超前消費、預支消費、過度消費、從眾消費等錯誤思想觀念,努力營造崇尚節約的校園文化環境。
(2)是開展網絡安全和金融知識教育。要將防范校園不良網貸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報告會、講座等形式,向學生普及金融信貸知識、網絡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引導學生在網上謹慎使用個人信息,勿將個人身份證、學生證等借給他人網貸或購物,掌握諸如逾期還貸滯納金、違約金等基本金融常識,增強學生網絡金融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是開展遠離校園不良網貸宣傳教育。要通過校園不良網貸典型案例,讓廣大學生了解校園網貸潛在風險,切勿對網貸產品盲目信任,尤其要警惕熟人推介參與網購刷單兼職,教育引導學生不參與、不介紹校園網貸和網購刷單兼職,增強對網貸業務的甄別能力,自覺遠離校園不良網貸,切實增強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安全防范意識。
2、加強學生消費行為教育引導管理。各學院要將準確掌握學生參與校園網貸以及異常消費情況作為重要任務抓在手上,切實履行好教育引導責任。
(1)是深入開展網貸情況排查。要針對學生參與校園網貸變化情況,開展一次深入徹底的排查,建立參與網貸學生檔案。排查工作要做到在校學生全覆蓋,曾經參與網貸現已還清貸款的、參與網購刷單兼職的也要列入排查范圍。此外,還要加強日常排查工作,建立校園不良網貸日常監測機制。
(2)是切實加強日常教育管理。各學院要安排輔導員、學生干部、團干部等密切關注學生異常消費行為,及時發現學生在網絡貸款、網購刷單兼職以為生活消費、人際消費、娛樂消費等方面出現的傾向性問題,采取針對性教育措施予以糾正,努力做到處早處小。
(3)是協助家長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對網絡貸款逾期償還、無力償還、上當受騙的學生,學院要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幫助緩解心理壓力,及時與學業生家長取得聯系,引導協助家長依法妥善處理好有關問題。
3、切實做好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工作。要充分發揮國家資助體系作用,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特別是在學費、生活費等方面有保障性需求的學生及時得到幫助。
(1)是加大資助政策宣傳力度。各學院要集中一段時間,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途徑廣泛宣傳國家資助政策,切實提高獎助學金及相關貸款政策宣傳的廣泛性、有效性和知曉率,使學生在遇到資金困難時能夠將國家資助體系作為首要選擇。
(2)是提高學生資助工作水平。各學院要切實加大學生資助體系建設力度,加強對學生資助工作弄的組織領導和科學管理,健全資助工作網絡、暢通學生資助渠道、簡化資助辦理流程、提高資助工作效率,確保國家各項資助政策落到實征。
(3)是拓展學生勤工儉學渠道。各學院應深入挖掘資源,為學生勤工儉學提供更多的崗位。
4、切實做好不良網貸應急處置工作。各學院要研究制定校園不良網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切實維護學生安全和校園安全穩定。
(1)是主動做好預警提示工作。要對滲入校園的網絡貸款平臺及其提高的金融產品進行風險評估,及時通過校園的網絡貸款平臺及其提高的金融產品進行風險評估,及時通過校園媒體向學生發布預警提示信息,對明顯具有欺詐性質、侵害學生利益的不良網貸平臺及時向銀監、網信等部門舉報。
(2)是依法保護學生合法權益。加強對校園治安狀況的巡查監管,防止不良網貸平臺人員進入校園展業、催債。對進入校園進行暴力催債的人員,要及時向屬地公安機關報告,保證學生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3)是切實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對因不良風貸、網購刷單兼職問題引起學生及家長聚集、上訪等情況,學院要引導其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對不法分子利用校園網貸進入校園尋釁滋事、擾亂校園秩序的,要及時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置。
五、活動要求:
1、各學院領導要高度重視親自督導,制定符合本院實際的治理方案。
2、輔導員認真摸底排查,做好統計上報教育引導、心理疏導工作。
3、及時總結,各學院請在11月5日前將《四平職業大學學生參與校園網貸情況調查表》和《四平職業大學學生參與校園網貸情況明細表》報送學生處思政科,由思政科李亮老師于11月30日前報送省教育廳思政處,各學院專項治理工作總結于12月15日前報送上報學生處思政科,由思政科李亮老師與12月20日前綜合總結報送省教育廳思政處。
學生處
2016年11月23日